中新網甘肅新聞1月5日電 (通訊員 盧玉 王瑩瑩)寒冬時節,酒泉市金塔縣羊井子灣鄉大泉灣村王正萍家中的土炕煙道里卻沒有像往常一樣冒出濃煙,屋內更是干干凈凈,沒有一絲煙味。
掀開王正萍家中炕上的褥子,只見下面是一層“木板”,摸上去暖暖的。原來,過去需要燃燒柴草的土炕,已經被形似木板的兩塊碳纖維電炕板所代替,讓小屋煙霧彌漫、熏黑墻壁成為歷史,讓小康新居空氣清新、窗明幾凈成為現實。
作為電暖炕改造項目的參與者與受益者,村民王正萍感慨良多:“現在的電炕就是方便,熱了把它調冷,冷了把它調熱,睡前只需打開電源就能穩定加熱,再不用擔心晚上熄火了還要去煨炕,而且身上的炕煙味也沒有了,家里也都干凈、亮堂了不少!
在改電炕以前,每年冬天王正萍都需要煨炕,由于使用秸稈、柴草,不僅費時費力、污染環境,還存在著安全隱患,是既臟又累的一件活兒,盼望著來一場土炕“革命”。
2020年,政府為王正萍家改造了電炕,她的生活從此也發生了變化,徹底與“燒炕”模式說了“拜拜”,干凈衣服再也不會因為煨炕給弄臟,只需輕輕按動開關,溫暖如期而至。
長期以來,金塔縣農村群眾受傳統生活習慣影響,冬季取暖主要依靠柴火、秸稈煨炕,不僅取暖效果不佳、而且影響空氣質量。生態環境極其脆弱的金塔,必須堅持生態優先原則,找到一種既能讓百姓溫暖過冬,又能令群眾享受優良空氣的清潔能源已經成為重中之重。
為了徹底改變這一狀況,金塔縣充分尊重農戶的意愿,大力實施清潔取暖設施改造,讓藍天白云和溫暖舒適一同留在了冬日的美麗鄉村,呵護群眾幸福過冬。據了解,清潔取暖設施改造所用的電暖炕的材質是碳纖維電熱板,使用時間可以達到50年以上,沒有污染、環保健康、安裝簡單,是農村地區土炕的理想替代品。
近年來,金塔縣積極引導群眾轉變生產生活方式,累計投入資金187.4萬元,大力實施了農村“土炕”清潔能源改造工程。至目前,累計完成改造任務4899戶,從源頭上解決冬季“炕煙”問題,實現了節能環保,改善了區域生態環境,提高了農民群眾健康水平。
【編輯:劉薛梅】 |